【栽培】吊灯花栽培以及养殖技术( 二 )


用扦插繁殖 。 于春季3月 , 选取二年生健壮的枝条 , 长15cm左右 , 按行珠距15cm×5cm斜插 , 人士深度为枝条的2/3 , 插后压紧 , 浇水 。 生根长叶后 , 选阴雨天气定植 , 按行株距100cm×100cm开穴 , 每穴种植1株 。
平时保持土壤湿润 , 夏季 , 宜在叶面上喷洒些水 。 每25天施肥一次 。 冬季夜间防霜 , (盆栽搬人温室更好) , 避免花叶被冻黄、落叶 。 管理得当 , 可当年开花 。
吊灯花的养殖方法
养殖管理
吊灯花性喜光 , 亦稍能耐荫庇 , 喜高温、高湿、耐烈日酷暑 , 但不耐低温 , 当气温在18℃以下时 , 生长较缓慢 , 气温在12℃以下时 , 生长停滞 , 连续数天5℃左右低温 , 嫩枝有冷害 。 幼苗忌霜冻 , 适宜于我国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栽培 。 对土壤肥力的要求不甚苛刻 , 一般肥力中等的粘土或壤土 , 均适宜生长 , 贫瘠干燥土生长不良 。
较耐水湿 , 一般排水较差的地能正常生长 , 但不适合长期渍水 。 抗性强 , 少有病虫害 , 偶有跳棉虫危害嫩枝 , 可用乐果等农药喷杀 , 栽培管理较易 。
盆栽吊灯花每年春季换盆 , 增添腐叶土 , 并修剪整形 , 以便多萌发分枝 。 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 。
盛夏土壤保持湿润 , 多见阳光 , 但要防烈日曝晒 , 早晚在叶面喷水 。 秋季天气转凉时 , 应搬入室内 , 停止施肥 , 控制浇水 , 保持通风 。
吊灯花的繁殖方式
吊灯花开花后不结实 , 生产中主要用扦插育苗繁殖 。
扦插的季节 , 除冬季低温不适合外 , 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 , 但以3~5月份最为适宜 , 此时扦插的幼苗 , 翌年即可定植 。 老枝和嫩枝均可用作繁殖材料 , 但以1~2年生枝条的成苗率最高 。
插穗剪成10厘米左右长 , 可不经任何处理 , 剪后即插入沙床或蛭石床内 , 经常保湿 , 约1个月即可发叶发根 , 一般成活率可达80%以上 。 当插穗发根3~5条 , 根长3厘米左右时 , 即可移入圃地定植 , 注意浇水保湿 , 按常规育苗方法管理 , 翌年即可出圃 。
吊灯花的分布区域
吊灯花原产南美洲 。 产于广西、广东、湖南和四川等省区 。
生长于海拔400-500米溪旁、山谷疏林中 。 泰国也有分布 。 标本采自广东沿海岛屿 。 我国华南一带可露地栽培 , 北方地区在温室栽培 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