戒酒后酒精性肝炎能自愈吗

从酒精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可以看出,针对饮酒这个根本病因,戒酒理所当然地是酒精性肝病的基本治疗 , 但其效果与肝病的严重程度有关 。对于普通的酒精性肝?。笆苯渚坪笸诩钢苤良父鲈履诹俅埠筒±肀硐旨纯擅飨愿纳?nbsp;, 病死率明显下降;而对严重的酒精性肝?。?单纯戒酒就不能解决问题了 。尤其发展到酒精性肝硬化时 , 病情往往较重 , 需要根据具体情况,积极采取包括营养支持治疗、药物治疗、甚至肝移植在内的综合治疗 。
【典型病例】 冯某,45岁,男性,2008年2月初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,体温最高38℃,伴腹胀 , 双下肢重度凹陷性水肿,无其余不适 。2月5日当地医院化验肝功能:ALB 29.3g/L、BIL 394.7/276.6μmol/L、ALT 31U/L、AST 100U/L;血常规:WBC 11.1×109/L、N 0.695 。B超提示肝硬化合并腹水,诊断为“酒精性肝硬化合并腹水、腹膜炎”,给予保肝、利尿、退黄、对症、支持等治疗,并静点“头孢噻肟钠、左氧氟沙星”抗感染治疗 。患者一度曾体温恢复正常、腹水明显消退、双下肢水肿减轻、自觉腹胀症状好转,但皮肤、巩膜黄染仍逐渐加深 。并再次出现发热,2月11日复查血常规:WBC 19.3×109/L 。停用头孢噻肟钠及左氧氟沙星,换用加替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坦抗感染 , 18日复查肝功能:ALB 28g/L,T/DBil 554.8/397.3μmol/L,ALT 23U/L、AST 62U/L;血常规:WBC 12.07×109/L、N 0.721 。入院后患者每天下午体温均升高,最高体温38℃,可自行下降至正常,无明显不适,未发现明确感染灶,未再使用抗生素,给予甘利欣、还原型谷胱甘肽、辨证中药退黄、营养支持、利尿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后,患者病情逐渐好转,半个月后复查ALB 29g/L,BIL 302.7/233μmol/L,ALT 32U/L , AST 65U/L,带治疗方案出院继续治疗 。随访腹水逐渐消失,肝功能继续顺利好转 。
【医师评述】 该患者有20年的饮酒史,每天均饮高度白酒1瓶左右,化验各病毒学指标均阴性,酒精性肝硬化诊断明确 。入院后白细胞一直在(13.47~14.8)×109/L , 反复低热,这些均是严重酒精性肝损害的典型表现 。结合病史患者在当地医院第一次发热使用抗生素有效,之后再使用就效果不佳,考虑第一次发热的确是有感染存在,并且是此次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,但之后的持续反复低热则是酒精性肝损害的表现,所以要区别对待 。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出现发热后 , 若没有明确的感染证据不能随意使用抗生素 。当地医院从一种抗生素应用到两种抗生素,从低级抗生素升级到高级,这样会使肝脏负担进一步加重,并可能出现继发感染 , 影响肝功能的顺利恢复 。
患者发病后已完全戒酒,但肝功能未见好转,且病情发展,治疗困难 。提示重症酒精性肝病可危及生命,除立即戒酒外,还要早期积极进行治疗 。

    推荐阅读